2005年6月19日,云南省高考阅卷工作顺利结束,我参加了语文作文部分的阅卷,感受颇多,愿与大家共交流。
本次云南省的高考作文是以“忘记与铭记”为话题,写一篇作文。乍一看好像比较好写,其实真正出色的文章并不多。
首先,从审题立意来看,其限制性的文字材料是很重要的,许多同学要么照搬入文,要么完全不顾此限制,大谈特谈该忘记什么,该如何铭记什么。他们没有真正读懂原材料中传达出来的相关信息应该是:忘记别人的不好,记住别人的好,或抑恶扬善,人要有感恩之心,摆好二者的关系,侧重于铭记。其立意符合我国几年来高考作文的要求,即感情与体验,着眼于叙述美好(亲情、友情等)和幸福体验。着眼于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、理解和珍爱。人际关系和人生智慧,颂扬人与人之间的爱、尊重与宽容。认识自我、通达乐观、学会放弃、学会忘却、学会沟通、倾听别人、欣赏他人、善待他人、赞美他人等等。但有不少学生轻视审题,反正能写到忘记和铭记就行,完全缺乏思辩性。
其次,就因为缺乏思辩性有许多的学生简单堆砌材料,虽然没有大的脱题现象但内容却只与话题沾个边,不够典型,不够深刻,甚至套用前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的立意和材料。如,如何“选择”忘记与铭记,“面对痛苦”是该忘记还是铭记等。例子总是举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渊明苏轼屈原孔孟,爱迪生贝多芬居里夫人等等。不管例子是否切题或者符合题意,就象万金油一样抹来抹去。更有甚者如这样一段,“李白站在高高的山冈上吟着‘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’的诗句,喝了几口酒,他忘记了痛苦,纵身一跃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”,真是令人啼笑皆非。再有就是用“三段论”模式的多,基本结构是:忘记-铭记-两者和起来写,并点题。反而有不少得到高分。
再次,题目是文章的眉目,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,一个好的题目往往是内容的高度的概括,它可以总领全文,也调动阅卷人的接受意识,但许多的考生和老师忽略了一个要求即:题目自拟。有的考生直接用了话题“忘记与铭记”,有的考生更直接的写成“忘·记”或者“为了忘却的记念”,拟这三个标题的考生不少,是不是毫无文采毫无创意?
最后就是对评分标准的把握是值得商榷的。在我们复查的作文中不少作文只写了五、六百字却得到48分以上;有的基础等级打分很低但发展等级却打得很高。还有的学生作文写得含蓄,未被老师仔细阅读,结果分数奇低。在此,忠告各位即将步入高三的同学,写话题作文必须注意话题作文的三部分:提示性文字材料,话题范围,写作要求。
当然,这些都是我阅卷后有感而发,纯属个人观点,不妥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。